人物
时段
朝代
“赵希婴” 相关资源
诗文库
罗浮山行淳祐四年十月 宋 · 赵汝驭
 出处:全宋文卷七○四四、嘉靖《惠州志》卷一六、《古今游名山记》卷一三、《名山胜概记》卷四二、《罗浮山志全编》卷一一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山川典卷一九○、乾隆《博罗县志》卷一三、光绪《惠州县志》卷二三、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一○四、《南宋文录录》卷一三
罗郡太守岁下元有事于朱明洞天,将天子命,福吾民也。
余于癸卯事已,明日与客步自冲虚,东行数里,泉声潢然出丛翳中,其上则洞口也。
由洞口而南,有岩双壁,宛若门然。
从门以入,歘然见寒梅冷落于藤梢棘刺间,崎岖窈窕,皆有古意,往往顾者不甚见赏。
问其地,则赵师雄醉醒花下、月落参横、翠羽啾嘈处也。
道士方披荆棘,导客车,度蒙密,穿葱茜,必疏刜乃可过。
荦确则舍车就杖,扱衽以上。
路转山腰,舆者已痡,道士亦倦,皆将兴尽。
独余谓客曰:「不诣其极,不尽也」。
益上登伏虎岩,至朝真石,视众山于薆薱之罅,已培塿然矣。
过分水凹,迤逦历平旷,如坞如奥。
忽然若凭虚上腾以凌空,云气变态互见,可惊可愕,不可名状,犹是天地浑沌,如鸡子未判时。
恨无庐可托,以伺日出。
束苇续明,沿西而上,寄危磴于谽谺,细若线缕。
既即聚星之榻,犹寤蹋□□□凛凛欲坠。
黎明,捐缗,命道士从所取道辟焉,且以目心画者指而授之,曰:「某地宜门,某地宜亭,又某地宜庵焉」。
博罗赞其事,簿相其役。
明年成,再至,而邻封士女,和会千百,名人钜公,亦巾车蜡屐从五羊石来,啸歌出紫萝,夜分犹未销歇。
庞眉鲵齿,相与赞叹,自有此山,未有此景。
既醮而甘雨洗坛,诘旦而祥禽照采,又相贺以为丰年之兆、贤人之徵也。
验之图志,皆谓然。
岂帝祇山灵,亦动心于此乎!
少焉,快晴,提浆裹飧,从余山行,累累若鱼贯。
山之麓,有门曰屐云,表飞云之屐,始从足下也。
向所谓洞口,有亭曰仙,迩青远白,佳趣现前。
向所谓顾者不赏,有门曰梅花村,芳眼疏明,皆迎人笑。
向所谓兴尽欲返,有亭曰横翠,依崖据胜,可眺可休。
向所谓薆薱之罅,有亭曰拂镜石琴风,景象轩豁。
向所谓无庐可托,有庵曰见日,卓然三千六百丈之上,审曲面势,大约如指授。
余至横翠,与莆田东阁遇。
至拂,又与文溪遇。
为通宵来绝顶,噫然大块,叫万窍而舞六花,濛一色,悽神寒骨,如天中,已而闭户息视,会前趣而吟哦之,不知夜已子。
亟披衣起,天际已明,其上则暗。
久之,火轮由暗中射飞涛以出。
向所谓浑沌,又若造物者始判清浊,而六合晖新也。
林霏一开,负寒凌凘,变而明岚烟翠,凡岭南之山川,隐显背向,咸无遁形。
已而观水乐池,登小石楼,望文溪、东阁于大石楼上,若与抱朴子、桃椎子相期于缥缈。
过中阁茗饮,复归冲虚。
翌日访诸庵,得桃源王宁临安人也,圆龛趺坐,不茹不荤,不迹户外二十三年矣。
命之住见日庵,人宜之,渠亦忻然可。
既诗二十八字当插帖,又规阳室以违阴风,买腴田以给常住。
山行胜概,大都尽矣,于是抖诗囊,得若干首,命小胥录之。
随景辄吟,随倡辄和,不暇计工拙也。
若夫是庵之创始,细大颠末,已请记于文溪,兹故不书。
文溪吏部侍郎李公昴英,为丙戌抡魁;
东阁,莆田方演孙
清源赵希婴
簿三阳林裒;
客,菊山朱南垢;
余则雪庐赵汝驭
时淳祐四年甲辰良月望后二日,书以启之好游者。
按:《罗浮志》卷八,丛书集成初编本。
见日庵记 南宋 · 赵希婴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九八二、《罗浮志》卷八、《罗浮山志全编》卷一一、《古今游名山记》卷一三、乾隆《博罗县志》卷一三
行无辙迹,居无室庐,未必仙也,而幕天席地者犹能之。
罗浮绝顶,人行越宿,率割茅盖顶,薙草顿足,一宿间,尘虑消,清兴动,自然而然,得非仙欤?
今拳石为径,驾广为庵,凿混沌而置坦夷,雪庐先生之深意,天独知之。
试观游览诸贤,遍走山麓者何多,能籋飞云者何寡?
岂非道阻且长,而鹪鹩一枝,未有所托欤?
今半山之坳,峻石之侧,亭翠相望,可以憩息,筇杖不已,造阿耨塔,聆夜乐池,又有左户右牖,可以安止,为昔之寡者,今见其多矣。
夫学道之士,不畏蛇虺,不虞风露,操甚坚,行甚峻。
然山林攻苦者视为常,而达宦贵人每轸为苍生自重之念,遂使真仙窟宅,留在中华,无恶风弱水之虞,而登者竟以嵌岩中辍,可胜叹哉!
刘高尚竹叶符,而蛇虺之患除,今先生架庵创亭,而风露之虞无,异世同功,一等地位中人。
刘梦得、苏子瞻辈,生乎前不及见,徒有见日诗章而已。
雪庐先生,以玉堂人物,得趣乎玉京之胜概,捐金麾,鸠工度材,诸亭各有佳扁,而是庵见日揭,其待岭海一如畿甸,美意可想。
罗浮仙人拊掌而笑,谓雪庐先生日边消息旦暮到,且故却蓬莱道士事业,未容伴赤松云。
时淳祐乙巳孟秋朔,门生承直郎、知惠州博罗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军正赵希婴记。